行业动态
彩盒上有斑点的印刷技术
导读:当彩盒上有非平面设计的斑点时,首先判断的通常是色组墨辊“飞墨”溅到彩盒上产生斑点。然而,这一判断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接下来,打印机将为您共享一个典型案例。
在电子产品的包装箱内,有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点。从斑点的大小和位置来看,不太可能是墨辊飞扬造成的。
这种带有黄色斑点的电子产品包装盒的生产工艺为:将白色纸板印刷抛光后粘贴在微瓦楞纸上,再经模切、粘贴盒等工序加工成型。从加工工艺中使用的原材料来看,产生黄点的原因可能是白卡纸、水性清漆、瓦楞纸和浆糊粘合剂。
笔者最初怀疑黄点是由水基轻质油中的某些物质引起的,但经过对黄点性能的仔细研究,才消除了这一因素。原因是揭开黄斑处的白纸板,发现瓦楞纸上相应位置有相同颜色的物质,明显由内向外发散;白纸板表面附着轻油,如果黄斑是在白纸板上产生的,其表现形式应该是由外到内的发散。沿着这条线进一步思考,最有可能造成黄点的材料是粘合剂和瓦楞纸。笔者认为胶粘剂的可能性最大,所以首先进行了胶粘剂的试验。
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由于胶粘剂的主要成分是碱、硼砂和淀粉,笔者在两张白纸板之间涂上硼砂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硼砂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淀粉溶液和淀粉胶粘剂,但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样表面,除有浅红现象外,未出现变色现象,排除了粘着的原因。笔者转而思考瓦楞纸板的可能性。
笔者曾参观瓦楞纸生产车间,了解瓦楞纸的加工工艺:瓦楞纸是从再生材料中回收的,再生材料的成分比较无序,可能夹杂着许多杂质,因此,在造纸过程中应添加比普通纸更多的化学添加剂。同时,造纸过程要经过漂洗、打浆、上色等多个工序,所以瓦楞纸中会有更多未完全溶解的细小颗粒。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作者在出现黄点的地方揭开白卡纸,然后重新装入一张新的白卡纸,将其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很快黄点又出现了,如图2所示。
作者把瓦楞纸上的黄点剪掉,洗干净后贴在两张白纸板之间。一段时间后,黄点再次出现,如图3所示。但如果你把它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或者在烤箱里加热,然后再重新粘贴,黄色的斑点就会完全消失。
通过以上实验,笔者确信黄点的出现与瓦楞纸有直接关系。黄斑的成分是指制浆造纸过程中未完全溶解的硫化物颗粒或回收材料中不溶于水的化学原料。随后,笔者来到供应商处进行讨论,最后他们也认为这与瓦楞纸有关。笔者推断,部分白板产品的黄点问题也属于这一性质,因为国产白板纸的制造工艺比较粗糙,与瓦楞纸的制造工艺非常相似。稍有不同的是,前者使用的再生材料会更好,还有一个额外的涂层工艺。
(1) 通知供应商一起讨论退换货事宜,并通知对方供应商存放的同一批瓦楞纸不能再供应。黄斑的出现一般比较集中,这主要与瓦楞纸的生产工艺有关,因为一台造纸机一天可以生产80-100吨瓦楞纸,如果有黄斑,说明同一批瓦楞纸可能有问题,而这些瓦楞纸不应该用来做彩盒。
(2) 对发现有黄斑的批次产品,要更加重视质检人员的检查。由于黄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当相关人员发现可能有一批产品存在这种风险时,有必要对同一批黄斑产品进行全面检查,并全面检查所用瓦楞纸的批次、到货日期,以及是否有其他产品使用过这批瓦楞纸。